Inter-VLAN(Router on a Stick)的種類
Multilayer Switching-SVI
Multilayer Switching-Routed Port
Routed Port的功能 |
1.利用實體介面的方式運作。 2.不可以切Sub-interface。 3.運作方式與Router的介面一樣。 4.設定步驟: |
L2 SVI & L3 Routed Port比較
L2 Switching | L3 Switching |
SVI(虛擬的) | Routed Port(實體的) |
有Spanning Tree的功能 | 沒有Spanning Tree |
都是SW的L3介面 | 都是SW的L3介面 |
L2 & L3 Switch Forwarding Process
L2 | |
L3 |
IP Unicast Frame and Packet Rewrite
CAM Table的內容 |
CAM Table
1.CAM Table 主要的內容
| ||||
2.CAM Table 查詢的方式 | ||||
*使Hash的的方式,建立Point,來做查詢。 *CAM Table查詢要Exact Match才會轉送否則會Forwarding。 |
TCAM Table
1.TCAM Table:用於ACL、QoS、L3 Forwarding |
*Longest-Match Region:通常用於L3 Forwarding *First-Match Region:通常用於ACL or Policy Control *不需要Exact Match 只需要部份Match即可 *較有彈性 |
L3 Switch Processing的演進
演進 | 定義 |
第一代: Process Switching | 1.利用CPU運算,處理Routing Update,產生RIB。 2.查詢的方式: 3.較沒有效率,會造成CPU繁忙。 |
第二代 Fast Switching (Route-Cache) | 1.第1個封包會送到CPU查詢,之後建立Cache,讓之後的封包快速Routing。 2.針對每一個連線,都需要建立Cache。 |
第3代 CEF (Cisco Express Forwarding) | 1.CEF運作的狀況: 2.Data Plane:負責轉送Data Transport 3.預設CEF是啟動的 4.Control Plane由CPU處理,用Routing Protocol建立RIB。 5.Data Plane:由ASIC晶片處理,把RIB收斂之後建立FIB,裡面會有每一個目的地的網段、Next Hop、外送介面…的資訊。 6.Adjacency Table:就是ARP Cache,裡面有L2的資訊。 7.CEF的限制: -IP Packet With Option欄位 -TTL=0時 -從Tunnel介面傳送的Packet -不支援的Type -需Fragment的Packet -Dest為Router本身的(ex: telnet/SSH/SNMP/Ping…) 8.有2種CEF的模式: (1)Central CEF: 集中式的,把FIB及Adjacency Table放在RAM上的空間。 (2)Distributed CEF(DCEF): 分散式的,把FIB及Adjacency Table放在Line card上的空間,最有效率CEF架構,但是成本較高。 9.較有效率的轉送資料 10.降低CPU Loading |
CEF設定的方式: | |
CEF 觀察的方式 | 1.Show ip cef |
ARP Throttling的機制
1.運作的原理: (1)當CEF無法查出對應的MAC位置時就會啟用 (2)用ARP Request去Rewire未知的PC MAC (3)會插入一個錯誤的MAC來封裝,讓封包可以傳送出去(但會被丟棄),等待CEF查詢正確的MAC,再封裝1次正確的封包到目的地。 |
2.ARP Thrittling的目的: (1)加速封包傳送的速度 (2)避免封包雍塞在Router上 |
文章來源:http://nkongkimo.wordpress.com/category/ccnp-bcmsn-module-04/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